身边的隐秘世界
2014-12-26
万科建筑研究中心
“不管市场怎么变化,绿色就是代表未来,将绿色进行到底,做得越早,坚持得越久,在未来才有可能生存。”——万科董事长王石
当新一天的阳光落上窗台,人们开窗凝视房前的绿意时,可知道在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里,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
蚜虫
如果仔细观察,几乎各类植物上都可以见到蚜虫。作为一种害虫,蚜虫最为人们所知的是它们会在宿主植物上繁殖,以麦秆一样的口器在吮吸取食植物汁液的过程中还会传播植物病毒。然而蚜虫的存在还有更加戏剧性的一面——雌蚜虫生下来就可以繁殖而无需雄性,而雄蚜虫有时候竟然没有长嘴,致使它们在交配后不久便会死去。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又为它们的特异功能名单添加了惊人的一笔:它们竟然也能够捕获阳光,并按照代谢的目的使用这些能量。蚜虫是动物世界中唯一具有合成色素——类胡萝卜素本领的成员。尽管这在动物界前所未有,但这种能力在植物和藻类,还有某些真菌及细菌中十分普遍。在所有这些生物体中,这种色素形成了光合作用的一部分。
当提到昆虫的智慧,蜜蜂和蚂蚁通常攫取了全部的荣誉,如今人们意识到,群居的蚜虫也应该分一杯羹。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发现蚜虫有一项最新的绝活儿,那就是通过先让植物结疤,再刺激植物组织自我修复的治愈宿主植物创伤的能力。
白蛾蜡蝉
成虫黄白色或碧绿色,体长2cm左右,体上披有白色蜡粉,头圆锥形,翅脉网状,外形的最大特点是翅膀外缘顶角尖锐突出。若虫白色腹部末端有成束粗长的蜡丝。白蛾蜡蝉喜欢群集在枝条和嫩梢上吸食汁液,成虫刺伤枝条产卵,使寄主树势生长衰弱,枝条干枯。
聚集在枝条上刺吸植物汁液的白蛾蜡蝉若虫
白蛾蜡蝉成虫最大的特点:翅膀外缘顶角尖锐突出
蝉
六月的第一声蝉鸣,提醒人们盛夏的到来。整个夏天,蝉好像不做一点事情,只是终日唱歌。夏至前后,蝉的幼虫从地底爬出来,初次出现在地面上时,常常在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点脱掉身上的皮——一棵樟树,一片满天星,或者桂花树的一枝——找到后,它就爬上去,用前足的爪紧紧地握住,丝毫不动,由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翅膀。此时,除掉身体的最后尖端,身体己完全蜕出了。然后,它会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身体腾起在空中,把身体的尖端从鞘中脱出,全部的过程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在短时期内,这个刚被释放的蝉,还不十分强壮。它用前爪挂在已脱下的壳上,柔软翠绿的身体,摇摆于微风中,在日光和空气中好好地沐浴。假定它在早晨九点钟爬上树枝开始蜕皮,大概在十二点半,它才能弃下蝉蜕飞向天空。
菜粉蝶
在各种蝴蝶中,菜粉蝶是最常见的一种,它们的幼虫以惊人的速度吃掉植物的叶片,还会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成长。虽然菜粉蝶一次可产下多达200粒左右的卵,但其中只有20多粒卵能够孵化成成虫。而且,即使能够顺利成长,还要随时面临被鸟类、蜘蛛和螳螂等天敌吃掉的危险,所以,最终只有三四只能成功完成传宗接代的重任。神奇的自然界维持着生态平衡,菜粉蝶通过提高产卵数量的方式,来增加下一代存活的几率,从而维持种群数量稳定。
蝼蛄
春夏之交,在夜晚常常可以听到从地下面发出一种阴沉的颤抖叫声,它跟金钟儿和蟋蟀的鸣叫声很不相同,既无韵律,又无节奏,只有一个调门,毫无变化,这种叫声很难听。这就是蝼蛄的叫声,它鸣叫的方法和蟋蟀的鸣叫方法一样,都是摩擦翅膀而发声。蝼蛄经常隐藏在地下它自己挖的隧道里,根据物理共振现象使它非常容易觉察到人们脚步的振动,稍一接近,它就可以收到“情报”,感到危险来临,马上停止鸣叫,并且顺着地下隧道逃之夭夭。它极喜欢栖息在地下厩肥较多的土壤里,又名土狗子。
初孵化的蝼蛄幼虫全身乳白色,以后逐渐变成淡黄色或者黑褐色,它的复眼淡红色,头部则呈淡黑色。它的前足扁平,像泥水工人使用的抹子一样,前端生有锐利的爪,能在地下挖土掘隧道,到冬天,就钻到地下深处越冬。到了春天,又从地下爬出来,马上开始建设它的“家园”,顺地面向地下掘洞,能掘到地下三、四十厘米到一百厘米的深处。在地下掘洞的时候,如果碰到植物的根部阻碍道路,它不分青红皂白,一律用“牙齿“咬断、切碎并大嚼一通。植物幼小的时候,就吸断嫩茎和种子,植物长大以后,就把根部咬成丝状。蝼蛄食性复杂什么都咬,常造成草坪成片秃斑。
寄生蜂
寄生蜂是蝴蝶类的超级天敌,它们种类很多,飞行能力不强,但是个体小,繁殖速度快,对目标寄主害虫的杀伤力巨大。
一只寄生蜂正在将卵产在蚜虫体内
寄生蜂最常见的寄主-鳞翅目幼虫
寄生在天蛾幼虫体表的寄生蜂依靠取食寄主体内物质生长发育
在万科住区,虫鸣鸟叫,蜂飞蝶舞,花香树绿,欣欣向荣,离不开多年来万科在绿色生态领域的不断探索。万科作为绿色生态人居城市的建设者,向社会和全行业传递着追求绿色的理念,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让绿色生活不仅仅是停留在绿地面积的数字上。
设计
在万科的生态景观设计中,精彩地实践着生态学上的“种类多样导致群落稳定性原理”。丰富的景观植物物种多样性,不仅提高了群落的观赏价值,更增强了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同时有利于保持包括昆虫等小生物在内的群落的稳定性,天敌和害虫互相制约,有害生物难以入侵,实现城市的生态平衡。
养护
在维护住区绿色、照料景观植物方面,万科也有独家绝招。《万科住区景观植物病虫害防治手册》及时有效帮助诊断植物症状,不被各种病虫害所扰。该手册的app即将正式上线,敬请期待。
本文所有内容版权归万科建筑研究中心所有,转载与摘编事宜,请与我们联系。欢迎扫描二维码,或搜索“万科建筑研究中心”(微信号 vankejian)关注我们。